誰也沒想到,鎢這個金屬小品種在過去兩個月中飆漲了逾50%,表現凌駕于任何主要大宗商品之上。
究其原因,是因為占全球鎢產量80%的中國出臺環保限產政策,國際市場擔憂鎢供應將遭“大劫”。
全球需求改善 年初以來出口量大增
在集成電路中鎢常用作電極,用來連接三極管;少量的鎢可以大大增高鋼的硬度,常被用于機床鉆頭、動能彈頭等所需的硬質合金。
從金屬加工、采礦采油到電子元器件、國防裝備制造,鎢這個金屬品種雖小,在現代工業中卻可說是無處不在。汽車制造業對鎢產品的需求尤其明顯,全球鎢供應中,有近25%被用作汽車制造過程中所需的切割加工用具。
海關數據顯示,2017年1-7月份,中國累計出口鎢產品1.75萬噸,同比增長45.6%,7月依舊維持3000噸的單月高位,其中向日本、荷蘭以及美國出口的鎢精礦量漲幅最大。
自今年7月初,歐洲的鎢價飆漲52%,超過其他所有主要金屬的表現,體現出海外企業補庫存意愿增強。根據安泰科數據,預計2017年全年出口量有望達到2.9萬噸。
環保督察力度空前 全球供應短缺
下游需求復蘇是一方面,今年環保督察力度空前,礦山減產明顯,或將導致原料采購困難,乃至全球供應短缺。
鎢是中國的國家戰略性資源,受到開采配額的限制,每年產量理論上限制在約91300噸。但由于常作為鉬礦的伴生礦進行開采,往年超出開采配額幅度一度曾達到50%。
2015年末至今,監管政策和環保督查力度持續加強,配額總量趨于穩定。2016年鎢精礦產量出現下降。
今年6月7日,國家工信部下達2017年鎢生產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,逐月對限產計劃執行情況進行檢查。對無指標、超指標生產的企業,要求立即責令停產,對違法收購和銷售的企業依法予以處罰。
華泰證券指出,國內鎢精礦資源分布以湖南、江西、福建三省為主,同時幾大國企對資源的掌控力正在加強,寡頭壟斷下鎢精礦供應端將面臨更嚴格的監管,開工率很難恢復。同時由于15-16 年的價格低迷,新勘探的礦山建設受阻,新增產能亦有限。
中信證券預計,中國環保督察力度加強,將導致鎢精礦產量增速遠遠不及消費與出口增速,市場上庫存進一步降低,2017年全年市場料維持一個短缺的狀態。中信證券維持2017年鎢精礦均價8.8萬元/噸的判斷。
今年同樣“受益”于環保督查、供給呈現下降趨勢的小金屬品種,還有稀土。電動汽車和新能源的發展,帶動了作為新能源汽車電池原材料的稀土需求,鐠釹氧化物的價格在今年幾乎翻了一番;釹的價格僅在8月漲了將近1/3,今年以來上漲了81%,
中國的稀土產量和鎢一樣,同樣占到全球供應量的八成左右。更為嚴厲的環保限產政策和督察措施出臺,這些小金屬品種供不應求的局面短期內難以破局,價格狂歡恐將持續下去。